产业的思考
站在雨后大理市凤仪镇华营乡云浪村的山坡上,看着成片成片长势良好的中药材,大理市自成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金城看到了希望之光。
长势良好的中药材
吸收了不少农户就业
与大家一起奋斗
作为一个年轻的90后,独自贷款成立这样一个合作社,背着沉重债务前行的时候,难能可贵的是,张金城没有忘记朝夕相伴的乡里乡亲,他希望通过中药材种植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因为家里穷,很小就没有辍学了,走出校门后,我干过很多事。”今年30岁的张金城回忆,13岁就开始打工,开过装载机,编过草席,开过货车。后来跟着老母亲到山上挖野生药材来卖为生。再后来,由于母亲生病,再不能上山。想到自己又没有稳定的工作,家里又需要他照顾,思前想后,凭着自己多年来对中药材多少懂一些的积累,张金城决定种植中药材。
“我们这个地方山多,而且记忆中就产各种中药材,很多人过去都靠山上采药卖维持生活,这说明适宜种植中药材。”下了决心后,张金城通过银行贷了款,又以600元一亩的价格租下了120多亩山地,开启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之路。
经过考察,张金城决定先从种木香下手。作为中药,木香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主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痢疾后重等症,是目前许多中成药不可或缺的成分。然而从2017年开始尝试种植以来,张金城的合作社走得十分艰难。“120亩的种植面积,产生效益的也就40亩左右,一盈一亏,总体还是亏损。”张金城说,让他感到信心倍增的是,今年由于天时好,加之疫情影响对中药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高,所以他十分看好今年的木香收成。但无论如何,通过种植木香,当地许多村民已经从中受益。一方面是土地流转金的收入,另一方面是种植基地里大量的用工,按每天80到100元计,张金城说,今年仅打工收入,就可以给每家每户带去数万元的收入。
支撑张金城继续努力的动力在于,他通过考察得知,近年来周边村民靠种植中药材发家致富的不少,加上家乡的土壤、气候也适合种植中药材,于是他就在村里流转土地,走上了他的种植之路,最初,张金城选种的是木香,不过他说今后还会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对种植品种作出适时调整。
“种中药材劳动力成本高,去年支付了数万多元的工钱。”张金城说,当地村民一开始持怀疑态度,通过务工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动心想跟着他一起种植中药材,也有忍不住也前来讨取“致富经”的村民。
面对村民的请教,张金城毫不吝啬,并表示只要村民愿意种植中药材,他就会义务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并且在种植与销售方面,他也会义不容辞的为大家铺好路,这让村民们在致富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今年,张金城又顶着压力扩大了种植规模,希望带动周边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来,一起发展中药材种植业。
“以目前的行情来算,一亩木香的收入大概在9000到16000元之间,差别就在于品质的好坏了。”张金城说。为了发展好这个产业,每天张金城都会早早起床,与前来除草的村民一起,来到离家不远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与大家一道劳动、吃盒饭、挥洒汗水。
“前段时间受天气影响,种植基地除草滞后,现在增派人手赶紧除草。“人工除草成本高,每天每人100元,还管午饭。”张金城说,现在每天都要15人在基地干活,目前支付了3万多元工资,加上流转土地的费用,这对村民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村民段红丽说:“我们来给他打工,一天100块钱左右,长年累月,我们都觉得挺不错的,可以很好地贴补家用了。”
当地村民看好中药材种植增强了张金城发展产业的信心和责任感。为了明年的产业发展,目前张金城正在整理更多的土地,作为中药材黄精、丹参的育苗基地。张金城表示,他要以点带面,形成药材基地,继续发展壮大,这样才能够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也才能真正把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Copyright © 云南商会网 All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13888792765(李关富) 13708726899(颜峰) 座机:0871-63105905 地 址:昆明市官渡区星耀路星云园16幢三单元1504号 电子邮箱:liguanfu168@163.conm 网站备案: 滇ICP备10201658号-1 公安备案:530111020011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