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留,昆明王国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农业产业化专家库专家、农业企业家,云南省工商联执委。主要从事高原特色农产品食品高值化开发及产业化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果蔬食品罐头储藏技术研发利用。无论是作为云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帮助合作社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还是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轻工劳动模范,变化的是科研的不断创新和成果的应用推广,不变的是他始终坚持以农为本,坚守山区农村基层孜孜以求的三农情怀和勇于探索求知的创新精神。
精准对接帮扶 用心服务
农民合作社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业生产健康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边疆山区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举步艰难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针对边疆山区农村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需求和面临的困难,他深感责任重大。于是,他选择了从最基层的农民合作社入手,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积极投入“科技扶贫”、“产业振兴”、“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按照科技特派员工作计划,首先对口帮扶建水福新合作社、元阳小新街农民合作社,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情况,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新技术示范推广、科技培训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服务工作。
为了做好试验示范工作,他跑县里、州里、省里等科研部门咨询请教,引进新品种20多个开展多点试验,筛选出丰产性强、表现优良、适应性强、高抗性好的新品种10个进行种植试验,最终将试验成功的6个新品种积极推荐给农户种植。他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庭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开展咨询讲解活动,同时聘请农业科技专家讲解示范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合理密植、生物防治等新技术新方法指导试验示范工作,将试验成功的20多项新技术新方法无偿分享给农户,十年来累计开展培训咨询超过100期,培训山区农民2000多人次,辐射受益农民超过10000人次,培养农产品经纪人、科技特派员等农村实用人才100名,培育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超过500户,带动辐射种植农户超过30万户,提供就业机会突破30万人次。
为了做好农技推广工作,他指导合作社建立了一支由主要技术带头人和科技示范种植户组成的40多人的农技推广团队,由科技特派员、农民合作社辅导员及巾帼妇女带头人组成的20多人的科技创新团队,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活动,创制了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场地环境管理规范、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等技术规范标准30多项,发挥农民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工作,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生态轮作、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培训服务、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投入品控制、统一采收经营销售,通过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6项,建立高产示范基地6个,绿色科技示范基地6个,示范面积超过5万亩,积极推行绿色生产、绿色技术、绿色管理,建成全国双创示范园区和国家出口溯源备案基地10万亩,带动辐射产业化基地建设30万亩。
拓展功能内涵 延伸服务
合作社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基地,一头连着市场,农产品只有销得好才能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然而,由于受疫情带来的影响,大多数农产品销售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为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赵素留同志积极联系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到农产品电商直销和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扶持项目,帮助指导农民合作社建立了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积极发布产品市场信息,探索产地直采、网络直销的“田头市场+平台营销+品牌+市场”的营销模式,展销促销、展示宣传,拓宽营销渠道,积极推行订单生产、订单种植、订单市场,将农产品顺利销往二十多个中心城市,还出口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际市场,破解了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后一公里”。
结合当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培育壮大新主体、搭建新平台、壮大新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需要,先后对接帮扶建水福新农民合作社、建水县鹏帅种植公司、建水县会和商贸公司、建水跃贵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水利民柑橘农民合作社等十多家农民合作社和中小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岗位工作制度,制定完善发展规划,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和科研创新孵化平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科研创新和农技推广工作,积极打造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绿色食品产业,使其步入健康发展正轨。
结合农民农村创新创业发展的需要,积极聘请国家创新创业导师、大学教授、农业科技专家、博士硕士组成创新创业导师科技服务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大讲台、星创天地大讲堂,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专家开方、教授指导、疑炼提纲、把脉问诊、精心辅导,指导帮助建水福新农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社积极开展创业创新创意活动,通过项目路演、展示交流、专业培训、积极参赛,“高原特色冬马铃薯产业化开发”项目获云南农村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一等奖、“低纬高原绿色食品马铃薯高质高效关键技术集成应用”项目获云南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二等奖,“优质早熟柑橘高质高效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应用”项目获云南创客中国大赛决赛二等奖,“建水小米辣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集成应用”项目获云南农村创新创业创意三等奖。同时几个项目还被推荐为全国双创活动周展示项目。
加快成果转化 创新服务
深入山村社区,进入农户家庭,奔走在田间地头,这是赵素留常态。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科技产出”,才会有更好“科技落地”、也才能有更多“科技分享”。
作为农业产业化专家和全国轻工行业科技领军人才,他带领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和协同创新,承担和完成国家省重大重点科研课题工程项目50多项,建立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孵化平台,创制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超过100项,获国家科技成果登记100余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50多项,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主持开发国家高新技术产品12项,占当年云南入选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总量的1.6%,开发云南重点新产品7项,占云南当年重点新产品总量的2.89%。为加快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实现高原特色果蔬农产品食品高值化开发利用、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应用,延伸产业链、拉长市场链,让更多高原特色农产品食品走上世界餐桌,带领企业由“云南百强食品”走向“全国食品百强”、“全国优秀龙头食品企业”,他不断创新成果,积极推广应用,更好服务“三农”,成功走出了一条“龙头带动、创新驱动、合作互动、基地舞动、市场拉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协调开放共享新路子,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需求、云南绿色食品产业提质增效、行业科技进步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了科技支撑及技术储备,贡献突出,获国家行业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30多项,以独立获奖人身份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轻工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等殊荣。
为了选择最佳的试验区域,试验最佳的品种,他带领科研团队,经常深入到偏远山区,乡村小道、田间地头考察调研,一去就是几个月,哪怕付出多少疲惫和汗水。
为了获取最佳的种植密度参数和最佳测土配方,他带领科研团队坚守在田间地头,亲自监测观察调研分析,无论严寒酷暑,始终坚守在田间地头,以获得更多具有生产价值和科学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作为农业企业家,他始终坚持以农为本,以企业为家,始终坚持农业农村农民的工作宗旨,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不断提升服务“三农”的工作水平,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丝不苟、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以较强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脚踏实地、责任担当,起到了一名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带动作用。
赵素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了饱满而精彩的一笔,诠释了一名科技特派员全新全意做好服务三农工作的宗旨。面临新时代新要求,他将一如既往的行走在科技创新、产业振兴的道路上,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Copyright © 云南商会网 All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13888792765(李关富) 13708726899(颜峰) 座机:0871-63105905 地 址:昆明市官渡区星耀路星云园16幢三单元1504号 电子邮箱:liguanfu168@163.conm 网站备案: 滇ICP备10201658号-1 公安备案:530111020011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