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云南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

主办单位:云南群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昆明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云观察

让爱绽放芳华丨记云南迪庆顺源甜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芬

2022-12-15 08:54:29   文章来源:云南迪庆顺源甜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图片


让爱绽放芳华

——记云南迪庆顺源甜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芬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小时候因家境贫困,没有好好读书,所以一直鼓励鞭策我的孩子,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的生活,长大了做一个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最大的希望就是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让需要帮助的人给予更多的关爱,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采访札记

    她13岁被迫辍学,闯荡商海20年,扶残助残10余载……在迪庆高原,一提到她,人们就仿佛看到了绽放在雪山草原的格桑花,虽然个体弱小,但灿烂的芳华,足以唤醒人们久违的情怀和渴望的心海。在寒门学子的心里,她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在务工者的眼里,是人人景仰的“大姐”;在边远贫困的山村,是各族群众心仪的“活菩萨”……她就是——陈光芬!今年已经48岁,如今是迪庆藏族自治州顺源酒店、民政宾馆的董事长,谈及她的创业经历,充满了艰辛和传奇,当地的父老乡亲一谈起她,无不拍手称赞,好评如潮。

    但在成功光环的背后,辍学带来的伤痛,泪水煎熬的创业,心血浇灌的收获,梦想开创的奇迹,希望酿造的甜蜜……等等,在她坎坷、传奇的人生路上,写满了生活的苦辣酸甜。


篮子背出创业路


   “在我小的时候,由于家庭非常困难,供不起我读书,13岁就不得不含泪辍学。我在心里边一直有一个梦想,要成为一个能担起整个家庭的担子,能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人!”陈光芬这样说道。

    时间追溯到六十年代末,当时的中国农村经济萧条,特别是对于边、穷、少、困的迪庆而言,农民群众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普遍存在。1969年,陈光芬出生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春乡美光村木瓜桌生产队(即村民小组)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她的降临,家里又增添了一张吃饭的嘴巴,父母亲脸朝黄土背朝天,家里往往揭不开锅。在她年幼的印象里,几乎每天都在割猪草,跟着村里的放牛官上山放牛,放猪,放羊。

    一家七姊妹,她在家中排行老四,一个女娃娃家,在当时的广大农村都不被看好。女娃娃早晚要嫁人,是泼出去的水。大集体的生活负重让家里压得透不过气来,当她边干劳动边读书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不得不含泪辍学。她就像捂在泥土里的一朵菌子,生活的负重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整天用嫩弱的双肩,扛起了家庭的负担,除了拾缀家里家外,就是漫游在山上放牧。

    苦命人家的山里娃,好比山林里的苦楝子树,整天困在山里,叫她有苦说不出来。青黄不接的山里人家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让她弱小的身体显得又黑又瘦,连晚上做梦都在背着书包上学,渴望有一天能遇到一位“救星”。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农村的那几年,不仅磨砺了她的意志,更磨出了一颗坚强的心智。梦想走出大山,在外面的世界闯出一番事业,成为一个能担负家庭重任,改变贫穷面貌的人。勇闯天涯的种粒,慢慢在她的心间发芽。信念支撑的力量是无法抗衡的,作为当时才有13岁的一个小女孩,她鼓足勇气说服父母,只身来到当地的小县城,在为数不多的几家餐馆、旅店当小工。由于手脚伶俐又勤快,深得店主们的喜爱,让她做事就是放心!她回忆说道:“记得有一次县里开会,招待所里的一位服务员请假回家了,她二话没说,凌晨四五点钟就起床,把锅炉里的水烧得热腾四溢,二百多人的会议就她一人招呼过来了!”那一次,大家对这个“小不点”刮目相看,她还受到了表扬,心里边高兴了好几天,好像在学校拿到了奖状一样。作为一个农村娃来说,那是一种荣耀,是对她劳动的肯定和赞赏,心里渐渐亮堂起来,只要好好干,就会有希望。

    在打工期间,她勤奋好学,一有空闲就认真学手艺,向餐厅的厨师学习菜肴的烹饪方法,学习管理小旅社的经验,学习做生意搞经营的知识。为了按月把辛苦挣来的微薄收入,如期寄给兄长作学费和帮补家里,小小年纪就练就了一副“女铁汉”的身板。

    时光荏苒,在维西山城,这个外弱内强、勤劳善良的农家姑娘,遇到了心仪的男人,他们幸福地走到了一起。1989年,在家人的支持下,用自己的积蓄和向亲朋好友借来的资金,在维西县城保和镇大桥边开始了多种经营,开办了一个小食店、一个小卖部和一个小旅馆。创业之初的生活非常艰苦,陈光芬每天早上5-6点钟起床,晚上12点以后才休息,自己打扫房间、上街买菜、下厨为客人做饭菜。

    她的的小卖部里,百货香烟零售样样都有。跑昆明、下关趸货,来回一千多公里就得一星期,当时都是凹凸不平的土泥路,租一张车或者搭乘车辆,可以说磨破嘴皮,朝三晚五,起早贪黑,苦不堪言。她百感交集地说:“记得有一次进货回来途径犁地坪,已经是凌晨一点左右,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在前不沾村后不着店的大山深处,泥滑路烂,车轮不时深陷泥潭,无法前行,她二话没说,嘴咬手电筒,冒雨爬上车顶,撤下帐篷,用刀从中切开,边支垫车轮,边负重前行……等回到维西县城的时候,天快要亮了!”顾不得疲惫不堪的身体,硬撑着下完一车的货物。那一次,被雨水浇透的百货对她的损失不小。

    还有一次是金沙江沿岸发生洪涝灾害,她从昆明发货坐班车回来,相隔在石鼓、巨甸的途中,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一想到家中的娃娃,眼泪就唰唰地流下来,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至今无法抹去。

    当时在维西县城的大街小巷或者乡村小卖部,经营户和乡村邻里都叫她——“篮子妹”。哪一家商铺店某月某号要一些什么货,她的小本子里记得清清楚楚,虽然文化不高,但她的社会学历已经超过了同龄人。而且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她从来不做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的假货。把所送的货物装进竹篮里,硬是背着挨家挨户去送,人家打心眼里就佩服她。每一次她都不急着给人家催款,约定一个时间,等第二次送货上门再去拿。有些小店因为周转金不够,她就把货品佘欠给人家,等卖了钱再还。这种诚信经营、服务上门的做法,普遍赢得了广大经营户的信赖。在舍与得之间,她走出了大胆尝试、苦心经营的第一步,虽然自己的小卖部变成了“佘贷批发部”,但却成为了店铺客商心悦诚服的一个“大家庭”。经过几年的努力,她用篮子背出了诚信,用小摩托换来了希望,用小卡车载来了创业路上的曙光。靠薄利多销和诚信经营,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1996年,她成立了瑞丰商号,建盖了三层楼房,开始做商品批发业务,由于她的商品质量好、价格合理、县城周围乡村的小卖部大多到她那里进货。山潮水潮不如人来潮,陈光芬用双脚丈量着大山之间的距离,用稚嫩的双肩在县城撑起了半边天,用平实的劳动奠定了自己的名声,更用诚实信用打下了寻梦的基础。

    陈光芬坦诚地说:“一个人要讲信用,用心去对待每件事,作为经营者,产品质量要保证,交心换心才是立足之本!”

    “说一句实在话,那些年干活昏天黑地,百十斤的东西不在话下,一车货我一个人就下完了,完全变成了一个‘女汉子’!”她诙谐地说。

图片


竞帆远航数风流


    这位随时保持微笑,待人接物有礼有节的年青女老总身上,我们看不到她曾经历的苦难岁月,看不到因积劳成疾让她差点失去生活的自理能力。每每谈及这些事情,她总是平淡地说:“那时总认为自己年轻,苦点累点不算什么,一人的苦能换来家人的幸福,那是值得的事情,所以就没在意自己的身体。”直到有一天早晨,丈夫发现早出晚归的妻子迟迟没有起床,就让女儿去叫唤。殊不知陈光芬已经在床上苦苦挣扎了一早上,原先她还以为自己还在睡梦中,但慢慢发现身体有些不对劲,浑身乏力,腿脚麻木,用手指使劲掐腰部,完全没有疼痛感,她当即也吓出了一身冷汗,想大声叫喊,但却口干舌燥、声音嘶哑,浑身上下已经大汗淋漓……女儿一见到母亲的境况,一下子吓傻了,跌跌撞撞去叫父亲。

    转战南北,被丈夫女儿搀着扶着背着到处求医问药……当时她就在想:“这下完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孩子怎么办?还有很多事情要等她去做呢!”这位坚强的女性,把苦泪一次次咽进肚里。经过认真的照片复核检查,主治医师告诉家人,她的病是疲劳过度,干重活太多,腰脊受到严重影响,需要及时做手术,不然会造成瘫痪。医生还慎重地告诉家人,即便做了手术,完全康复痊愈的胜算不能确定……她的脑子一片空白,看着整天以泪洗面的孩子,她心如刀绞。摸着孩子的头,轻声细语地说:“不怕,天又垮不下来,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妈妈一定会好起来,我配合治疗、做手术。”其实她的心里也很矛盾,万一手术不成功,就会人财两空。如果保守治疗,时间一长,麻烦更大。她当即就对家人和医生说——做手术!可谓老天有眼,命运垂青,手术非常顺利,加上这位农家女坚韧刚强的意志,在昆明医院半年多的时间里,她从病床上撑起来,然后梭下床,一寸一寸地在ICU重症监护室晃动……对于她来说,那段时间特别漫长,但求生的欲望和对生活的勇气,让她在一次次咬紧牙关汗水淋漓的超强度康复锻炼中重获新生,病魔不可怕,坚强的意志力战胜了她强大的内心。用她的话说就是:“我又活过来了!”同室的病友纷纷竖着大拇指说:“不得了,不得了!”就连医生都感觉惊奇,这么短时间内能站立行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那一次重病,她整整休息了两年。涅槃重生,阳光风雨后,她再次站在了竞帆远航的起跑线上。2001年,陈光芬到香格里拉县寻找新的商机和梦想,当时正值迪庆旅游业发展快速时期,宾馆饭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陈光芬看准了这一机遇,她先后经过激烈的竞标,投标承包了新建成的迪庆州民政宾馆和顺源酒店。

    十多年的酒店工作阅历,让陈光芬明白一个道理:酒店行业,不入则止,入则求专。“专”就是对日常工作细节的追求!

    顺源酒店的企业愿景是——打造一流的生态三星级宾馆!怎样体现“一流”的境界?靠的就是对细节的不懈追求,靠的就是为追求细节而实行的全面品质管理,这也是陈光芬保证宾馆服务质量的核心手段、保障根基。把“质量管理”提升到“品质管理”的高度,一字之差,却显示出了陈光芬要打造完美管理的信心和决心。陈光芬坦诚地说:“我们是三星级酒店,当初评星验收的时候,星评员是按三星级标准要求来检查的,而我们现在每天则是按照更严格的标准来执行!”掷地有声。怎样才能做到完美?就是别人只追求了八千个细节,而你却要追求一万个。

    在陈光芬担任总经理的这几年来,宾馆所有部门每一天的质检报告,都详细记录在案,完好无损,完整无缺。抽查房间,是每天质检报告里的必检内容。尽管担任总经理之后,工作比较繁忙,但无论如何,陈光芬每周都要亲自抽查8个酒店房间。她会连床单褥子一块掀起来,如实查看是否有头发等细小的东西遗落其上;或者趴在马桶边,仔细确认里面没有一点污渍残留,等等。对宾馆的质量检查人员,陈光芬要求每天必须抽查8个房间,只要存在问题,必须严格记录在质检报告里,必须在限定时间内解决完成。整个质检流程,制度严格规范,责任明晰到人,任务落实到位,做到每个人心中有底有数,确保了品质管理走向制度化。

    什么是敬业?在陈光芬看来,每天听取至少10位客人的回馈意见是敬业;对酒店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心是敬业,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全体员工通宵达旦加班加点,只为布置出符合客人身份或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宴会也是敬业;在重要的接待工作中,三天里只睡了不到8个小时……所有的这些,都是敬业!因为,身为酒店的一份子,时时刻刻心里装着宾客,为顾客提供愉悦的经历和美好的回忆!这就是对敬业的最好诠释。

    陈光芬有句“名言”——越是管理者,越是服务者。因为有些问题必须要管理者到位,事情才会好解决。迪庆海拔高,从国内外低海拔地区、沿海城市来旅游的客人,经常会出现高原反应。一次,一位北京的游客入住酒店后出现了身体不适,呼吸急促,脸色紫青,全身抽搐,生命危在旦夕……陈光芬马上自己开车,把游客送到州医院急救,游客脱险后,她又专门安排服务员为游客服务,游客满含热泪,紧紧拉着陈总的手,动情地说:“香格里拉风景美,人更美,陈总你太好了,你一定要到北京来找我,我也要为你服务!”像这样鲜活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有的客人在外遇到不顺心的事,一到酒店后就发火,陈光芬都要求员工耐心细致地对待,静心地听着他们的“数落”,等到客人慢慢气消后,又逐一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十年磨一剑,灿烂自芳华。陈光芬经营的两个宾馆酒店,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用温馨的微笑,亲情式的服务,让四方游客在异地他乡,亲身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还有情同手足般的兄弟姐妹的美好情谊。

    如今,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老百姓总会竖着大拇指说:“她就是大山飞出的金凤凰!”敬佩之情,无以言表。

图片


爱无限情无价


    陈光芬通过自己平实的劳动和艰苦创业,慢慢积累了财富。但她一刻也没有忘记那些大山深处一个个需要关爱帮助的孩子们,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她将满腔热情和无私无畏的爱,默默地倾力在社会公益性事业中。

    2009年,她撰写的《公平税赋》等提案,引起了全州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很快得到了落实,使全州私营税收总体一视同仁,为发展地方经济营造了一个和谐规范、公平竞争的环境。在民政宾馆和顺源酒店,先后有500多名来自农村的男女青年,在陈光芬的教育、引导、帮助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仅提高了年轻人的就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服务技能。

    迪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从贫困山村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陈光芬,心里始终装着贫困群众。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心仪的梦想,她在招聘员工时,尽量特招迪庆州农村的贫困青年。她从自尊、自爱、自信、自立等方面入手,悉心专教、认真培训他们,特别是农村来的女青年,更是以一颗慈母之心,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从酒店端盘子洗碗、摆台扫地到讲礼貌用语、为人处事等方面教导她们,使她们掌握一技之长、懂得经营之道。通过酒店培训和业务实践,大部分农村青年成了酒店业务骨干,使她们都有一技之长,不但能以优质的服务为四方客人服务,而且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陈光芬的支持和鼓励下走向社会,自己开了铺子、做了老板,成为社会上自立、自强的人。

    因为有了早年求学路上的艰辛,陈光芬真切体会到贫困学生的渴望和期盼,也时刻心系在自然灾害中受灾的群众,虽然身处各地,素未谋面,但却心脉相连。于是,多年来她乐此不疲,一直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比如,从1995年-2000年,她在汶川地震、捐资助学等捐款达8万多元;2001年-2017年,先后在迪庆“8·28”“8·31”地震、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11·11”火灾、看望困难党员群众、捐资助学、光彩事业等抗震救灾相关活动中,16年来,捐款达326980元。上缴税金60多万元。特别是在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11·11”火灾中,她第一时间跑到火灾现场,面对熊熊大火,心痛地嚎啕大哭,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义无反顾,积极投身到抢险救灾的队伍中,帮助受灾居民、个体商铺抢搬动西,还义务为所有在古城开办商铺的个体户、义务志愿者、爱心人士,免费在她的酒店提供食宿,让大家感动不已,至今牢记于心。

    1998年,陈光芬带动维西个体工商户,资助每一个结对学生每学年600元,受资助学生超过了30人。维西县民族小学傈僳族学生丰志岗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陈光芬知道后帮他交了学费,并一直资助给他生活费,这个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辍学的边缘,顺利读完小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州民族中学。

    2005年,陈光芬又到维西结对帮扶了2名小学生。一天,她到维西妹妹家中,遇到了一个从白济汛乡来打工的叫张文辉的小伙子,在交谈中才得知,这个小伙子已经上高二了,他自己很想读书,但由于家庭困难供不起,只好辍学出来打工。陈光芬立马对他说:“张文辉,你到学校读书去,我供你!”小伙子静静地傻呆了一会儿,悲从喜来。就这样,陈光芬每年拿出2000元,供张文辉上高中,而张文辉也没有辜负陈光芬的希望,学习成绩很好,在班里都是前三名。

    2006年,陈光芬到维西参加县政协会议,听说有个在维西一中读高二的陶耀军同学,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2003年祸从天降,又失去父亲,成了一个孤儿,一直靠亲戚朋友的微薄之力供他上学。陈光芬二话没说,当即表态:“这个学生我来供,他每年2000元的学费生活费,我来出!”大爱的情怀,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动不已。同年,陈光芬参加了香格里拉光彩1000活动,资助三坝乡的杨菊(在州民中开发区分校)和康普乡的陈雪松(维西一中读书)每学年600元学费,资助巴迪乡巴迪完小邱亚娟、达巴德勤、和福银每人每学年400元的学费……大音希声,大爱无声。陈光芬除了资助贫困、失学孩子外,还慷慨解囊,积极为受洪涝灾害、地震灾区捐款。几年来,她身体力行,曾先后三次到孤儿院看望孤儿,给他们送去了鞋子、书籍、文具用品和节日礼金等。

    陈光芬用自己的点点滴滴,积沙成塔,成为个体工商户中的的一根标杆,成为创业者心中的一盏心灯,真心诚意的爱心,脚踏实地的工作,广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她言传身教,绝不娇生惯养、姑息迁就,绝不让她们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奴役”,而是从小养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她经常谆谆教导孩子们要学会做人做事,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做事的能力,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要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学会自立自强,知恩图报,踏实干事,明白做人,关心弱势群体,传承和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她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强。

    “一个人不能丢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以和为贵,一个人带动一家人,一家人可以带动社会的发展,不要留下一辈子遗憾。”这就是她的品行修为。

    她会心地笑着说:“孩子们现在长大了,我很省心,她们很懂事,我心里踏实高兴!”是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多年来,她先后担任维西县工商联副会长,州、县政协委员,省、州青年联合会和州妇联、州工商联执委。2006年被评为“迪庆州十大杰出青年”,并多次受到州委、州政府、维西县委、县政府和工商、税务部门的表彰。她那勇于创新、善于学习、乐于在学习中进步,并用自己的成就来不断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正体现了新一代香格里拉妇女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楷模精神。

图片


不忘初心报桃李


     数十多年如一日,积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扶残助残传统美德,是陈光芬最美的闪光。她先后招收59名残疾青年从事旅游服务工作,连续7年拿出数万元给残联用于扶残助残,共帮助残疾人子女上学和就业17人,帮助残疾家庭脱贫致富16例。她以一个农家女创业者的名义,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用无私无畏的青春热血,点燃了需要关心关爱的人们的心田,又像引航的灯盏,一次次照亮人们前行的脚步。让失聪者听到了党和政府的声音,让失明人看到了火红的太阳,让肢体残疾群体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陈光芬扶残助残的先进事迹,也让她戴上了许多令常人羡慕的耀眼光环。她先后被推选为州、县工商联副会长、州妇联执委,州、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青联执委、州青联常委。被评为“州十大杰出青年”,荣膺“光彩事业、捐资助学”先进个人、“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省“三八”红旗手暨新农村建设妇女带头人等殊荣。

    自幼家境贫寒和被迫辍学的经历,使她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弱势群体非常同情和关注,她的两家酒店先后培训和接收了数千名农村贫困青年就业,她个人也先后拿出10多万元,使21名辍学儿童放下牛鞭、重返课堂。特别是她帮助残疾青年就业的事迹,更像是雪山草原绚烂的花朵,枚不胜举。

    香格里拉县洛吉乡洛吉村五组彝族女青年肯子母,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初中毕业后因为身体原因,求职时四处碰壁,长年闲置在家,无所事事。很多同龄人一个个走出山村,走向外面的世界,在县城、州府、省城谋生创业,甚至前往沿海发达城市寻求到令人羡慕的工作,发家致富,学精本领,创收回家,又在村寨周围建起了加工厂、搞起了科学种植和养殖。肯子母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整天碌碌无为,沉浸在无限的烦恼、自责、痛苦之中。陈光芬在参加州、县组织的扶贫帮困活动中,来到偏远落后的洛吉村,根据工作惯例,她专门向村委员会干部群众如实了解了该村残疾人事业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当她得知肯子母的情况后,只身来到家里,看到小肯双眼流露出强烈求职的目光,下定决心——拉小肯一把!后来,她破格将肯子母招聘到宾馆,负责在餐厅洗碗和打扫卫生等。肯子母的心亮堂了,终于走出了山门,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城区,找到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而今属于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小肯不仅学习认真,工作上也非常卖力,她已经历练成了顺源酒店餐饮部一名名副其实的业务骨干,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她每年还给贫困的家中,带去一万元左右的经济收入,供养年幼的弟弟重返校园,顺利读完初中学业,并成为州民族中学高中班的一员。

    维西县白济讯乡傈僳族青年和文东,先天失聪,因家境一贫如洗,从小就没有上过一天学。懂事开始,就开始在山上放羊、放养山猪,力所能及为家庭增加收入。2001年,和文东年满18周岁,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但当时的农作物由于价格不合理等因素,一年到头辛苦下来,小和从地里也刨不出几个钱来,少得可怜的经济收入,还不够家庭的日常开支。小和也想过找工作,但一想到自己的听力障碍,他又犹豫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他的梦被团团的乌云笼罩着。2002年7月,和文东迎来了的春天,陈光芬因为到白济讯乡看望被资助的学生,了解到了和文东的现实情况和想法,就破格将小和安排在宾馆洗衣房工作。如今,和文东不但成为了民政宾馆的业务骨干,还利用自己积攒下来的工资,为家里翻修了1院新瓦房,让父母居有定所,老有所乐。

    像肯子母、和文东一样幸运的残疾青年还有57人,他们都是命运的不幸者,但同时也是生活的幸运者。在他们孤立无助、在人生路上迷茫的时候,陈光芬这位心慈善面的姐姐,用爱心唤醒了他们久违的心田。他们在陈光芬的两家宾馆里,学习到了谋生的技术,让自己的家庭实现了温饱甚至小康;更重要的是,他们因工作而快乐着,力所能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让自己散发出无限的光和热,那是一种惬意而又舒心的幸福。如今,曾经与陈光芬一起工作在旅游服务行业中的部分残疾青年,已经离开了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有的已经成家立业,有的利用自己在宾馆学到的技能业务,回家重新创业。在他帮助过的残疾创业者的心里,陈光芬永远是“活菩萨”“救世主”。

    陈光芬始终想残疾人所想、帮残疾人所需,连续7年,坚持每年拿出数万元给维西县残联用于扶残助残。为解决残疾人子女的上学和就业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难的状况,陈光芬更是不遗余力,帮助困难残疾人家庭,先后帮助16名残疾人子女顺利完成了学业。

    2003年初,陈光芬在回维西参加政协会议时,在妹妹开办的小旅馆里,认识了打工的该县白济讯乡藏族小伙张文辉。经详细了解,小张的母亲因患白内障失明,父亲在务工中因不慎而导致腰椎严重损伤,伯父是先天性哑巴,又因体质差,生活无法自理,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弟弟。张文辉品学兼优读完高一,但面对家庭境况,忍痛割爱,弃学打工。看着张文辉流露出的强烈的求学愿望,陈光芬当即表态说:“张文辉,你到学校读书吧,我供你。”每年2000元的费用,在陈光芬的资助下,张文辉不负所托,如今已经成为曲靖师范学院的学生。到师院后,陈光芬每年又拿出5000元,作为张文辉的生活费,已供他成为大三年级的学生。随后,陈光芬又招收小张的哥哥张文江到宾馆当保安。如今,张文江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已当上了经理。今年春节前,张文辉给陈光芬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他在信中写到:“直到现在,当我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时,总是您为我予以解决,每当我拿到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时,我总会告诫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感爱之心切切,没齿难忘啊!

    身体不便往往使残疾人的生活充满了艰辛,由于迪庆各族群众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生产力发展滞后,加上山高谷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要实现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愿景,困难重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光芬非常清楚这个道理。逢年过节,她在为残疾群众送米送油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在州府工作、生活以及信息便捷的优势,源源不断地为认识的残疾人家庭,送去致富信息和技术。德钦县佛山乡藏族青年斯南尼玛,是个聋哑人,自幼没进过校门,他家所在的村子紧邻西藏昌都地区,陈光芬在个体工商户结对帮困活动中,特意将斯南尼玛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2007年,当她看到市场上猪肉价格飙升,而全州的生猪养殖供不应求,在与斯南尼玛的信件交往中,了解到他长期放养山猪成长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就专程前往斯南尼玛家中,无偿送去了25头猪崽,并将自己在创业初期学到的科学养猪知识,手把手传授给斯南尼玛。两年来,斯南尼玛通过规模养殖,家庭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

    助残先治愚。为使广大残疾群众早日学到科学技术知识,尽快脱掉贫穷的帽子,陈光芬不仅在治病救助的同时,往往是雪中送炭。每次为自己的残疾朋友,亲力亲为,购买价值不菲的农村致富等方面的书籍,登门送上。10多年来,她帮助过的16位残疾人,个个都拥有了一门发家致富的技能本领,过上了令正常人羡慕的好日子。

    致富思源,不忘初心报桃李,这是她一以贯之的作风。让陈光芬在人生最危难的时候,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并在坎坷泥泞的路上,没有迷失前行的方向,成为生活的强者。并用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胸襟和爱心,尽心尽力去温暖那些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她用一个 “小家”的爱,唤醒了雪域高原千家万户的大爱,这是一股不竭的动力,也是香格里拉明天的希望所在!

    二十多年来,陈光芬用自己的辛劳换来的荣耀不计其数。2000年,被维西县人民政府、表彰为“光彩事业、捐资助学”先进个体户;2004年,被迪庆州表彰为“光彩事业、捐资助学”先进个人;2005年,被迪庆州委表彰为“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第二届“迪庆州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暨新农村建设妇女带头人称号;2008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09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选为“省长创业奖”(提名奖);在2005年-2009年度,在迪庆州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中,成绩突出,特授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10年,被表彰为“迪庆州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11年,被表彰为迪庆州“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云南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13年,被授予“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2015年,被云南省评为“最美工商户”…….今年,她还有一个“春雨计划”,以母女的名义成立辅助教育基金,为山区贫困学生和品学兼优的孩子,进行无偿资助。

    路还在延伸,梦想再次起航,巾帼不让须眉,只要有爱在,雪域高原绽放的芳华,必将福泽众生,相信陈光芬明天的路,会越走越远!

   在这里——深深的祝福她!


陈光芬简介


图片


陈光芬

    白族,中共党员,1969年出生于云南维西县。现任迪庆州顺源酒店、民政宾馆董事长,先后担任州、县工商联副会长、州妇联执委,州、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青联执委、州青联常委。被迪庆州表彰为“光彩事业、捐资助学” “扶残助残”(州、省)先进个人、“迪庆州十大杰出青年”;省“三八”红旗手暨新农村建设妇女带头人,“省长创业奖”(提名奖);“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迪庆州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云南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云南省评为“最美工商户”等殊荣。

返回列表
上一篇: 雷厉风行 马行天下 ——热烈祝贺雷马公司成立二十周年
下一篇: 老挝博胶省金三角经济特区举行第二十届木棉节湄公河“四国龙舟赛”

战略合作商会、协会

Copyright © 云南商会网 All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13888792765(李关富) 13708726899(颜峰) 座机:0871-63105905
地 址:昆明市官渡区星耀路星云园16幢三单元1504号
电子邮箱:liguanfu168@163.conm 网站备案: 滇ICP备10201658号-1 公安备案:53011102001150号